“在骨質疏松的防治過程中,西藥有時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與中醫藥聯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敝腥A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質疏松科主任章振林教授指出。
7月14-16日,在首屆中國中西融合筋骨健康大會骨質疏松與再骨折防治論壇上,由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副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岳華教授主持,5位嘉賓開展了一場“中西對話”。
左起分別為章振林教授、昝強教授、夏維波教授、詹紅生教授、楊倩副總裁、岳華教授。大會供圖
章振林教授舉例說道,例如骨折后容易出現的血腫、愈合不佳等情況,單用西藥可能效果并不理想,中醫藥可以發揮很大的優勢。
章振林教授(左)與昝強教授(右)在大會上。大會供圖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陜西省中醫骨傷學會副主任委員昝強教授介紹,目前大眾對于骨質疏松癥的認識尚遠遠不足,也存在盲目補鈣的問題。骨質疏松防治僅依靠醫生搞義診、做宣傳是不夠的,需要專門的機構、多樣的活動,以及各界人士參與進來,帶動基層、社區民眾,做好骨質疏松的一級預防。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第五屆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夏維波教授表示,對于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醫可能更符合人體的根本特征。人體骨骼并非獨立存在,中醫的整體觀對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國家大力提倡中醫創新,不僅是骨質疏松,未來希望在更多慢性疾病的防治中看到中醫的身影?!毕木S波教授指出。
夏維波教授發言。大會供圖
“如何有效控制骨折的風險因素?要發揮中醫藥的整體調節、多靶點調節的優勢?!敝腥A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骨傷科主任詹紅生教授指出:《中成藥治療骨質疏松癥臨床應用指南》中介紹的藥物證據等級和推薦強度客觀嚴謹,西醫同道也可參考使用。中西醫各有優勢且優勢互補,不過這尚需要長時間的觀察、研究方案的設計。
詹紅生教授表示,患者整體平衡能力下降是骨折的風險因素之一,因此在藥物治療以外,可以探索中醫傳統功法(如太極拳等)這種簡單、有效、安全的干預措施對骨質疏松治療是否能起到協同作用。
詹紅生教授(左)與楊倩副總裁(右)。大會供圖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骨疏康作為我國第一個上市的骨質疏松中藥新藥,我們在生產、質控以及研發等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未來,希望與中醫、西醫的專家進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在臨床研究、科普推廣等方面貢獻我們的力量?!蔽秩A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倩在大會上表示。
首屆中國中西融合筋骨健康大會于7月14-16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由中國中藥協會骨傷科專委會、中華醫學會骨科專委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專委會、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專委會等十余個學會、協會聯合主辦。大會主席團囊括了我國骨科、骨傷、骨質疏松等領域的眾多西醫、中醫大咖級專家。